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觀心如鏡

一人問老和尚:
何為“觀心如鏡”?
為何人要學鏡?
老和尚說:
鏡有三優,人卻做不到。

其一:
鏡映〝實相〞,
過不留影,
人能做到事來則應,
事去隨空嗎?

其二:
鏡映〝實情〞,
不分貴賤,
人能做到面對乞丐與國王同樣恭敬嗎?

其三:
鏡映〝實色〞,
自不變色,
人能做到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嗎?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學說話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不懂不知,不亂說;
心亂心靜,慢慢說;
若真沒話,就別說。
⋯⋯
別人的缺點,
不要從我們口中傳出去,
因為最後吃虧的是自己!

別把別人的醜事,
掛在嘴上到處宣傳,
因為每說一次,
就多一分罪業!

別在網站道出別人的缺點,
網友每看一次,
PO文的人就損一分福德,
回應的人就造成共業!

萬法皆空,
因果不空。
流言止於智者,
止於智者的「身、口、意」。                                           取自網路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心打開



不是一個非正即反的世界,

對於你不暸解的事物,

微笑尊重即可…

現實是,再怎麼努力,

都不可能讓每個人喜歡你,

開心的是,

你卻可以透過練習,

真心喜歡每一個人…

若不是結束,

生命不會發覺

另一道力量,

迎風,

重新開始…

快樂時,是什麼讓你覺得開心?

難過時,是什麼讓你感到痛苦?

試著尋找每一個讓心起伏的原因,

思惟,然後全都感謝!

心安靜了

處處皆是美麗的風景。

該努力的

或許不是

費心尋覓一處

沒有噪音紛擾的地方,

而是在吵雜的環境裡,

是否也能

從容聆聽到

心底最輕柔的旋律…

放下,

你才好空出雙手,

提起幸福

心打開,

生命才好找到出口,

讓恨走出去,

讓愛走進來…                                                       取自網路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人生難得四境界

一、是痛而不言。
       話,妙在說與不說之間。
       無言不是不痛,
       而是直接面對悲痛、疼痛和慘痛。

二、是笑而不語。
       微笑具有移山的力量,
       淡然一笑,
       有時勝過千軍萬馬。

三、是迷而不失。
       淡定是人生修煉,
       痴迷和失態會傷及自身。

四、是驚而不亂。
       寵辱很難不驚,
       心驚則心動,
       動中有靜、驚而不亂則具有別緻之美。
                                                                                         取自網路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幸福的密碼


1988年,霍華德金森24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系博士。畢業論文的課題是《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為完成這一課題,他向市民隨機派發一萬份問卷。問卷中,有詳細的個人資料登記,還有五個選項:A 非常幸福、B 幸福、C 一般、D 痛苦、E 非常痛苦。

歷時二個多月,收回 5,200多張有效問卷。經過統計,僅只有 121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接下來,霍華德金森對此詳細的調查分析。他發現,這 121人當中有50人,是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們的幸福感,主要來源於事業的成功。

另外 71 人,有的是家庭主婦、賣菜的農民、公司小職員、甚至領取救濟金的流浪漢。這些職業平凡生涯黯淡的人,為什麼也會擁有如此高的幸福感?透過與這些人的多次接觸交流,霍華德金森發現,這些人職業多樣、性格迥然,有一點他們相同,他們都對物質沒有太多要求。平淡自守,安貧樂道,享受柴米油鹽的尋常生活。

這樣的調查結果,讓霍華德金森很受啟發。他得出論文總結: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可以透過修煉內心、減少慾望獲得幸福。如果你是傑出者,可透過進取拚搏,獲得事業的成功,進而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

他的導師看論文後,十分欣賞,批一個大大的「優」,畢業後,愛德華金森留校任教。一晃,二十多年過去。如今,他由當年的意氣青年,成長為美國一位知名終身教授。2009 年 6 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翻出當年的
那篇畢業論文。他很好奇,當年那 121 名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現在怎麼樣?他們的幸福感還像當年那麼強烈?

他把那 121人的聯繫方式找出來,花費三個月的時間,對他們又進行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出爐,當年那71名平凡者,除兩人去世外,共收回 69份調查表。這些年來,這 69 人的生活雖然發生許多變化 (他們有的已經躋身於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 他們的選項都沒變,仍然覺得「非常幸福」。

50名成功者的選項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僅有九人事業一帆風順,仍然堅持當年的選擇——「非常幸福」。23人選擇「一般」。有 16 人事業受挫,或破產或降職,選擇「痛苦」,另有二人選擇「非常痛苦」。看著這樣的調查結果,霍華德金森陷入深思,一連數日,他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

兩周後,霍華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碼》為題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一篇論文。他詳細敘述這兩次問卷調查的過程與結果。論文結尾,他總結說: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讀者閱讀這篇論文後,紛紛驚呼:「霍華德金森破譯幸福的密碼」,這篇文章引起廣泛關注。《華盛頓郵報》一天之內六次加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一臉愧疚:二十多年前,我太過年輕,誤解了「幸福」的真正內涵。還把這種不正確的幸福觀傳達給我的學生。在此我真誠地向我的學生致歉,向「幸福」致歉。
取自網路














北京的玫瑰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B級人生

你想要過A級人生,事業有成薪水頂尖,卻犧牲掉其他全部人生,還是想過B級人生,寧可降格賺次級收入,卻能享受精采人生?這取決於你如何衡量人生投資報酬率」。若是成績單上出現B,大部分人聯想到的,絕對不是「BETTER 」,而是「BAD」。

B這個字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次等」的表現,每個人都奮力想達到A,甚至A +,彷彿若不能達到A的成績,就是不夠努力與稱職。但人生凡事都追求A,一定能獲得滿足感嗎?

享受生命的充實感
最近「B級人生」的話題,在日本引起不少討論。起因於經濟專家森永卓郎,把人生分成三級:A級人生是「有錢沒閒」;B級人生的「錢少一點,但是有閒」,可算是「有錢有閒」;至於C級人生則是經濟困窘,可能是「有閒沒錢」 (如失業者 ),也可能「沒錢沒閒」 (如底層勞動者 )。森永卓郎認為,B級人生是最有滿足感的生活。

若每天工作十幾小時,犧牲家庭與休閒,不惜一切代價追求A級人生,即使賺到A級財富,沒時間享受也是枉費。B級收入次一等,還是能維持在一定生活水準之上,反而因為付出較少的代價,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生命的充實感,整體生活絕不輸A級。

精算人生投資報酬率
B級人生這種價值觀的出現,有其社會淵源。作家劉黎兒指出,日本經過長年經濟不景氣,原本「一億國民都是中產階級」的社會,已經不再回頭,轉成「 1 %超級精英+ 99 %平庸上班族」的結構,除了極少數A+超級精英之外,99 %工作者的薪水都在遞減,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

在這種社會結構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正比例關係被打破,打拚不再保證出頭天,「努力必有回報」也成為一種欺瞞的說法。因此,許多日本上班族,開始思考「人生投資報酬率」的問題。當付出無法獲得回報,他們不想再無條件賣命給公司,寧可將更多時間用來享受家庭生活,或是經營個人興趣休閒。

B級上班族雖不是高薪族,但還是有一定生活水準,也還買得起車子等用品。比起將人生全部送給公司的A+超級精英,誰的人生比較划算,答案不言可喻。               
 網路文章

事情能如此簡單的分辨嗎 ?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淡定


日出日落自然事

別見夕陽嘆暮遲

盛衰本來有交替

夕去朝來總有時


過去只不過是一聚一散 一喜一悲

未來也不過是一得一失 一去一來


人生要在平淡之中求進步

又在艱苦中見其光輝                                                 取自網路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至理真言


猶太人最有名的10句話,每一句都值得細細品味…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變污濁,
     一杯污水卻不會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變清澈。

2、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
     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
     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3、馬在鬆軟的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蜜語中易摔跤。

4、世界沒有悲劇和喜劇之分,
     如果你能從悲劇中走出來,那就是喜劇,
     如果你沉緬於喜劇之中,那它就是悲劇。

5、如果不讀書,行萬里路也不過是個郵差。

6、當你的鄰居在深夜兩點彈鋼琴時你別氣惱,
      你可以在四點鐘時叫醒他,並告訴他你很欣賞他的演奏。

7、如果你只是等待,發生的事情只會是你變老了。

8、真正的朋友不是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
     而是即使不說一句話也不覺得尷尬。

9、時間是治療心靈創傷的大師,但絕不是解決問題的高手。

10、寧願做過了後悔,也不要錯過了後悔。


北京某長途客運站一景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心 境

心,
簡單了,
人生每一念都是修行;
境,
遼闊了,
生活每一刻都是旅行


很多東西,不找了,就會主動出現;
很多幸福,不求了,就會主動接近…


「幫助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幫助別人。」

就在我們努力
幫助別人
解除煩惱的時候,
常常也就是
自己突然感覺
煩惱解脫了的時候。                                                 取自網路





北京的吊蘭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六塊錢買下愛

公司規模擴大後,他就很少回家看望母親。想起來時,
就打個電話,跟母親說上幾句話,大多數時候,都是匆匆忙忙的。
有時,母親話還沒說完,他這邊就因為處理手頭上的事情,把電話掐斷。
他不知道,電話那頭的母親,握著電話線的手僵著,微笑著搖搖頭,
歎了口氣。

那個夏天,乘飛機回家辦事,正好回家看望母親,回到家也沒別的事,
主要是陪母親看看電視,聊聊天。
第二天,母親說,咱倆去買雞蛋吧!他一聽就笑了。
在公司他是大經理,有專門的秘書與司機。他點點頭說,好。

隨母親出門。母親說,去某某超市。他問附近不是有家超市嗎?
母親眨眨眼,有些得意,說某某超市的雞蛋便宜,一斤三塊二,
附近的這家要三塊四,他咋了咋舌。

走到路邊,正準備招手叫車,母親說,坐12路車吧。他問,為什麼坐12路?
母親說,12路車是某超市的專用車免費,坐別的公車,還要花兩塊錢。
他又笑了,說好。

坐上 12 路大客車,車上差不多都是老頭老太太,跟母親很熟,
聽說他是陪母親買雞蛋的,都用暖暖的眼神看著他,
好像他是大家的兒子。他的心,也暖暖的。
買10斤雞蛋,母親拉著他在超市的休息椅坐著,說我們在這等一小時。
他驚訝地問,一小時?

母親點點頭說,下趟12路車回來,還得一小時。
他覺得有著急的火苗在心裡躥起,但還是忍了,用耐性將火苗熄滅,
母親跟他東拉西扯,說起他上學時的一些事,一小時的時間,
過得倒也不算太慢。

終於坐上12路。下了車,他拎著雞蛋,噓出一口氣,母親看起來格外高興,
扳著手指算,一斤雞蛋省兩毛錢,十斤雞蛋省兩塊錢,來回的車費,
兩人省四塊錢,加起來共省下六塊錢。他腦子也迅速計算,從出門到現在,
共用四小時,四小時的時間,在公司他可以創造出上萬元的價值,
嘆了一下氣。

快到家時,走過一個水果攤,母親用六元錢買下一個大西瓜。
回到家,西瓜切開,露出鮮紅的瓜瓤。
他早就渴了,拿起一塊,迫不及待地吃起來。西瓜甜極,他吃的呼聲,
像小豬一樣。好久沒有這樣痛快地吃水果,一抬頭,母親正看著他,
眼睛有些潮濕,臉上卻是極大的滿足與疼愛。

他的心,像琴弦被撥動一下。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
小時候,家裡非常窮,他又饞得很。
他常常在傍晚,偷偷去撿別人吃剩的西瓜皮,拿到河邊沖一下,便貪婪地
啃起來,母親知道,用三個晚上編織草繩,又用編草繩賺的錢給他買西瓜,
然後看著他小豬一樣吃著。

他怔怔地看著母親,將滿嘴西瓜嚥下。那一刻,他忽然理解母親。
艱難時,母親靠著勤勞與節儉,供他上學,將他養大;
富足時,勤儉作為母親的生活方式,依然能帶給她滿足與幸福。
現在,富足的他卻換不來時間陪母親說一會話,母親用這四個小時換來的,
是與兒子共同相處的時光!

他的臉上露出笑容,慶幸今天終於耐住性子陪母親省下六元錢。
這六元錢,跟自己在公司創造的上萬元相比,是等價的,
許多時候,時間與金錢就該為愛而存在

網路文章







雞鳴驛-3